首页 > 娱乐 > 正文

《起跑线》:在欢笑中揭示真理,从不同角度解析择校与教育的关系
2020-01-17 04:06:37   来源:东方头条   

前言:《起跑线》是萨基特·乔杜里执导的剧情片。由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等主演,于2017年5月19日在印度上映,2018年4月4日在中国上映。在印度有着“印度奥斯卡奖”之称印度电影观众奖评选中,获得了2017年度的最佳影片奖,伊尔凡.可汗也凭借此片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该片讲述了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的故事。

印度德里一年一度的幼儿园招生即将开始,犹如一场盛大的比赛。1400所将要发放报名表的学校当中,排名前五的名校入学名额相当紧俏。有的人甚至怀孕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服装店老板拉吉和妻子米塔从小在公立学校读书,即使作为中产阶级生活富裕,拥有财富和事业,可也依然被上流人士瞧不起。

妻子米塔认为坚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夫妻俩想方设法帮助孩子进入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学院。而当他们费劲心思终于要将女儿送进名校时,却因为自己女儿占用了贫民好友儿子的读书名额而放弃了最终到手的入学资格。

《起跑线》虽然是印度电影,但是其中很多情节也让中国的父母感同身受。好的教育能让孩子取得优势,爬上更高的阶级,这和中国人理念中的“起跑线”,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当然,作为一部温情喜剧,影片的前半段竭尽浮夸搞笑之能事,与拉吉夫妇打入贫民窟内部的生活形成强烈反差,也让后半段的故事更有人情温度。

那么我就从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来分析分析,为什么父母想方设法,挤破脑袋也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将说一说这部电影的现实意义及思考。

01、拉吉和米塔夫妻俩绞尽脑汁要把孩子送进名校,有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他们认为接受高等的教育意味着将来孩子会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从社会因素来看,社会上普遍认为成功人士掌握着财富,地位,权力。这导致有源源不断的人从小就要着手打造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

男女主人公拉吉和米塔夫妇凭借年轻时的不懈奋斗,从社会底层发展成为服装店小老板,成为社会的中产阶级。丈夫拉吉曾质疑是否有必要挤破脑袋让女儿上名校,妻子米塔却激动的表示:“我们不能让皮娅接受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她觉得正是因为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他们才只能待在中产阶级。

而排名第一的德里文法学院只招收学校附近三公里范围内的学生。于是,来自中产阶级的拉吉夫妇,花重金搬进了学区房,并开始了一系列假装上流人士的行动,简直是洋相百出。在家里举行的派对上,拉吉吃不习惯鱼子酱而要求换成披萨汉堡,并拉着女儿皮娅在派对上载歌载舞。四周的富人邻居们却表情怪异,甚至偷偷嘲笑拉吉一家。

为了顺利通过面试,米塔领着拉吉去培训班学习。不仅孩子要学习,孩子的父母也要学习如何应对学校的各种考核。因为父母的谈吐思维、衣着品味等等也要纳入考量,考核由笔试和面试两关组成,非常严苛。

尽管进行了“魔鬼般”的训练,最终皮娅还是没能获得排名前五所学校的任何一个入学资格。培训班老师道出,“学校不想接受服装店老板的女儿”。无奈之下,培训班老师建议拉吉花钱走关系,顶替贫困生的入学名额。

在我看来,这些入学条件,都和孩子本身的资质无关。所谓的招生,看起来更像是在招学生的父母,更是在筛选出那些孩子的父母来自上层阶级。先看父母的经济实力,再看看父母的各项素养。

尤其在印度这种阶级制度严格而固化的国家,上层阶级可以肆意剥夺贫民的权利,甚至不择手段。这种地位决定的命运总会让人生出也要成为掌控者的念头,所以人们挤破脑袋也想要成为上层。

02、试图跻身上流社会、试图托关系走后门、试图获得神明保佑,甚至不惜铤而走险冒充贫民

从自身因素来讲,拉吉和米塔从小家庭条件一般,只能上公立学校。导致他们一直停留在中产阶级。米塔觉得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接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电影的开头,米塔为了说服拉吉赞同自己送女儿去英语学校接受教育,对拉吉说:“在我们国家英语不光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由此可见,在印度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是等级和地位的象征。她不断的督促她的丈夫改变底层习气,经常嘲笑她的丈夫英语,动不动就是“你会拼某某单词吗?”其实看似实在丈夫面前表现出优越感,但就像他们俩穿上一身大LOGO的名牌以为那就是上层人士的打扮一样,“富人从不炫富”,真正有学识的人也不会炫耀他的学识。

在搬到富人区后,其他的小朋友拒绝和女儿皮娅一起玩儿。原因是皮娅说印地语,而其他孩子的家长不允许他们说印地语,必须说英语交流。米塔甚至为此和邻居大吵一架。但与此同时也让米塔更加认识到了自身与上层社会的差距,希望通过改变女儿的命运来完成自我升华。

由此可见,米塔之所以重视女儿的教育,根本原因是因为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取得优势,爬上更高的阶级。这和中国人理念中的“起跑线”不谋而合,而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命运”。这个“命运”,其实就是印度口中的“阶级”没有什么差别,命运越好,阶级越高。

然而,孩子由于父母“不够格”而无法进入好的学校,在中国社会也屡见不鲜。一方面,人们相信“教育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品质”,而另一方面却要根据父母的阶层来决定是否有资格入学。变相的认为父母的阶层决定了孩子的阶层,否定了教育对个人品质的塑造,两者相互矛盾。

03.浅析《起跑线》对我的现实意义及思考。选择了好学校就意味着选择了好的人生吗?

在《起跑线》中,拉吉和米塔夫妇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最终把孩子送进了最好的学校,但是面对贫民窟善良的朋友,最终坦白了一切,放弃了入学资格。

难道选择名校就意味着孩子一定会走上人生巅峰吗?我们作为父母到底该如何正确把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呢?我觉得作为父母,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学校教育不是决定孩子人生走向的唯一方式,选择合适的学校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周国平在《爱与孤独》中写到:现在的家长都非常在乎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名校,往往为此煞费苦心,破费万金。人们普遍相信,只要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一路都上名牌,孩子就一定前程辉煌,否则便不免前途黯淡。据我的经验,事情绝非这样绝对。

电影中,女主人公米塔因为自身遭遇,决定为孩子选择一所顶尖的学校就读。其实是对自己的遗憾投射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使命。不可否认,每一个父母都愿意给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最好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的。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买学区房,托关系走后门。新闻报道山西太原的一个商品房住宅区 ,对外宣传自己的小区配备全山西数一数二的小学,师资力量力求达到全山西甚至全国前几。家长们为了购买这一套学区房,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甚至举家从小县城搬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太原。

而在我看来,选择学校除了考虑师资力量,更要注重学校的校园气氛,让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交到好朋友,从朋友身上学到分享、关爱、相互扶持等好的品质。

② 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当,不能要求孩子去完成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注重孩子的感受。

米塔要求自己的女儿皮娅平时在生活中也要说英语。让孩子去上培训班,学习才艺,学习知识,以求能够顺利的进入最好的幼儿园。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没有错,但是要顾及孩子的感受。有很多新闻都曾报道,孩子不堪父母的压力,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我们在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同时,更要给孩子关爱。家长身在社会之中,时刻见证着社会的改变与进步。“我的孩子要优秀到什么地步,才能跟得上这个社会?”言语中尽显父母的无奈与辛酸。父母都如此焦虑,孩子的压力可想而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更多的夸奖孩子,鼓励孩子。

③ 成绩不是唯一重要的,家庭教育更要教会孩子爱与责任。

电影中,拉吉在电影尾声发表了一场演讲,他说我的女儿在贫民窟里学到了真正的关爱既是分享。我国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曾说:“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 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而在我看来,学校可以教给我们知识,但是生活能教给我们更多的人生道理。家庭教育更在孩子的一生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古语有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父母一言一行随时随地的感染着孩子。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造健康的心理基础。

结语:《起跑线》中学校成为了交易场,上层阶级肆意侵占贫民的入学指标。男女主人公也想方设法的要融入上流社会。但最终发现美好始于平凡,比起孩子机械式的学习知识,夫妻俩也终于意识到公立学校能教给孩子的远远多于所谓的名校。相信每个人看完这部影片都会有不同的思考与感悟。

相关热词搜索:起跑线 揭示 欢笑 真理 择校

上一篇:围观!《味道·我的家乡菜·定西篇》18日亮相央视科教频道
下一篇:最后一页

泰安知名律师   电话:18053115917
手机:0531-80961678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