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透视学:感受创作与规律的碰撞
2020-04-22 04:02:14   来源:东方头条   

在武汉科技馆数学展厅,有这样一个展品,可以在静物前设置网格,透过一个点看过去,在布满网格的台面触摸屏上的画,将静物的影像转移到一个平面上,这样画出的景象就会符合透视原则。上方灯箱展示的作品是达芬奇著名的《最后的晚餐》,按下按钮,灯箱亮起,显示出画上的透视线和消失点,我们可以从中参悟绘画中的透视原则。

投影几何是透视的数学基础,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阿尔贝蒂利用几何知识,在《论绘画》一书中第一次阐述了透视的数学规律。几何透视法就是把几何透视运用到绘画艺术表现中,它主要借指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来表现物体的立体感。透视的基本思想在15世纪就被发现,并且逐渐渗透到绘画作品中,从此西方绘画随之走上了借助数学和科学的发展轨道。其中,对透视学作出最大贡献的是艺术家达芬奇,他对待透视学的态度可以从他的著作《艺术专论》看出来,他有一句名言概括了他的艺术哲学思想:欣赏我的作品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数学家。

15世纪和16世纪早期,几乎所有的绘画大师都试图在其绘画中体现透视学的原理,他们努力将真实世界与数学原理、数学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以及其他许多艺术家都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力图将数学应用于艺术,他们利用高超而惊人的技巧和缩距法精心创作了难度极大、风格迥异的艺术品,他们有时将技法的处理置于情感之上,这些大师们意识到,艺术创作尽管利用的是独特的想象,但也应受到规律的约束。

达芬奇创作了许多精美的透视学作品,这位真正富有科学思想和绝伦技术的天才,对每幅作品他都进行过大量的精密研究,他的每一部杰作都是透视学的典范。

拉斐尔在他的第一幅创作《圣母的婚礼》中就成功地运用了几何构图和透视法,他在画面的布置方面向前迈了一大步,不仅把画中人物融入空间,也使观赏者参与进去,分列在约瑟、玛利亚和神父左右两侧的贵族和贵妇排成一个开阔的圆弧,弧形向观赏者围伸过来,把观赏者也圈进作品,巧妙地使之成为隐形中的画中人,实在令人称奇。

本报记者 任文 盛甜 肖凯

通讯员 谭琛

相关热词搜索:碰撞 透视 规律 创作 感受

上一篇:徐红:健康科普类动漫传播要走起来
下一篇:最后一页

泰安知名律师   电话:18053115917
手机:0531-80961678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