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脑起搏器:帕金森患者的“定海神针”
2020-01-02 18:16:33   来源:东方头条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帕金森患病人数明显增加。目前,除了药物治疗帕金森病,还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给患者脑部植入脑起搏器,缓解患者的运动障碍,以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期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病区张建国主任,与我们一起来见证这些年脑起搏器(尤其是国产脑起搏器)对抗帕金森病魔的“高光”时刻。

过了“蜜月期”,帕金森药物的副作用明显

对于早期的帕金森患者,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当帕金森患者服药5年后,药物的效用会降低,而且副作用明显。

“患者服药的这5年被称为‘药物蜜月期’,”张建国说,“‘蜜月期’过后,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几乎都可以通过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去解决。”

据张建国介绍,脑深部电刺激术最早于1987年由法国神经外科医生贝纳比德发明,主要原理就是将2根1.2毫米的微电极刺激装置植入到患者大脑的病变部位,并将1块电池植入胸部皮下,通过电刺激大脑特定部位,使患者大脑负责兴奋和抑制的环路重新建立平衡,进而改善帕金森的运动症状,比如震颤、僵直、运动缓慢等,同时该手术对其他的非运动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比如睡眠障碍和焦虑、抑郁的精神症状、疼痛,等等。而这种脑深部电刺激器,就是俗称的脑起搏器。

自1998年由北京天坛医院将脑深部电刺激术首次引入中国以来,该疗法经过逐步发展,并已被广大患者和医生接受、认可,国内已有200余个治疗中心能够开展该植入手术。

远程程控:让医生和患者“天涯若比邻”

张建国告诉记者,2009年以前,我国帕金森患者的脑起搏器都是进口的,价格昂贵,很多患者都无法承受,而且这块市场几乎被发达国家垄断。为了打破这种被动局面,更好地造福帕金森患者,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国产脑起搏器进入研发阶段;2013年产品正式投放市场。

除了性价比更高以外,国产脑起搏器还有两个独特的优势:一是增加了变频(高频、低频交替)刺激模式,为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综合症状提供了新选择;二是增加了远程程控模式,只要设定一个专业的程序,通过网络和特定的仪器,医生就能调整脑起搏器的脉宽、频率、电压等参数,使患者达到较好的状态。

远程程控技术可以有效地减轻病人负担。以天坛医院为例,目前已完成远程程控600余次,为患者节约成本超过100万元。有些患者不乏远在千里之外的国际友人。

但不可否认的是,远程程控仍面临着一些难题,如影像传输不清晰、无法直观感受患者的疗效等,所以对于那些因条件所限无法接受远程程控的患者而言,张建国建议他们在术后定期(比如一年)到医院对脑起搏器进行调试,“因为患者的病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病情加重后,医生就需要对脑起搏器的相关参数做调试”。张建国同时也表示,随着5G技术的普及,远程程控中遇到的这些问题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想装脑起搏器?需满足这些条件

尽管临床已证实脑起搏器对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症状有显著效果,但它也不是“想装就能装”的。张建国对记者强调,安装脑起搏器,帕金森患者需要满足这些条件:一是必须为原发性帕金森患者;二是患者年龄在75岁以下,身体状况好的可以放宽到80岁;三是患者已被确诊5年以上,且身体无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据了解,曾有一位70岁的帕金森患者,入院前精神状态特别差,紧张、焦虑,还出现了幻觉,做完手术后她的病情得到缓解,精神状态也变好了,“要知道这时候控制脑起搏器的开关还没打开呢。”难道这只是患者的心理作用?张建国解释说,“微电极刺激装置植入大脑核团后,会有一个微毁损效应,可以在短期改善帕金森患者的症状,但长期改善症状还得靠打开脑起搏器的开关进行电刺激。”

植入患者胸壁的电池是控制脑起搏器的“加油站”。据说最早的脑起搏器的电池是无法充电的,患者使用5年后需要重返医院,请医生更换新电池。这就意味着患者又得经历一次手术,且增加了手术风险。而现在,这个“加油站”可以像无线感应手机充电器一样随时充电,方便快捷。

张建国提醒:帕金森病是无法根治的,通过脑深部电刺激术也只是改善患者的症状,以减少服药后的副作用,因此患者要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

文并图/吴琼

相关热词搜索:帕金森 起搏器 海神 患者

上一篇:你知道腊八粥的来历有多少
下一篇:最后一页

泰安知名律师   电话:18053115917
手机:0531-80961678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