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出租车司机:新好莱坞四杰之一的成名作
2019-09-01 02:15:37   来源:东方头条   

一部上映于1976年的老电影,是新好莱坞派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成名作品。该片曾获得29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和奥斯卡金像奖的多个提名,也是马丁·斯科塞斯同他的“黄金搭档”罗伯特·德尼罗除《愤怒的公牛》外的巅峰之作。

马丁·斯科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

作为新好莱坞四杰之一的马丁·斯科塞斯,他在国内的影响力不及斯皮伯格、科波拉等人;甚至还有很多人对这位大导演没什么印象,唯一让国内观众有点印象的恐怕就是他在2006年根据香港电影《无间道》翻拍的《无间行者》。但如果你看过他的多部作品,就知道在国内第五代导演作品里,或多或少都有借鉴和致敬马丁·斯科塞斯电影的地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马小军对着镜子“幻想”自语的那一段就是借鉴《出租车司机》,以及姜文采用的配乐《乡村骑士》也是马丁·斯科塞斯另外一部作品《愤怒的公牛》的配乐。

《出租车司机》这部电影当年虽然没能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在豆瓣的评分也不算高(相对其他经典电影评分),却丝毫不影响它成为经典电影。对于这部电影的最高评价,莫过于导演昆汀曾在采访中说到的,若是流落荒岛只能带三部电影,而这部电影会是他的首选。

有着“电影社会学家”之称的马丁·斯科塞斯一直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夸张的表现主义表现手法创作出了大量具有社会意义的电影。而《出租车司机》无疑是这些作品里的杰出代表。

独自在色情电影院看电影的崔维斯

影片的背景发生在七十年代的美国,那时候因为长期的对越作战,导致国内经济萧条,普通民众的失业率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滋生了一大批精神匮乏,信仰缺失的年轻人。这群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垮掉的一代”。他们吸毒,滥交,嬉皮,忠爱摇滚,崇上暴力。

作为越战退伍回来的主人公崔维斯,面对着纽约的现状,很没有归属感。在他眼里,那些人就是社会的渣滓,最肮脏的东西。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纽约,他毫无疑问已经被边缘化了。为了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崔维生尝试了一系列自我救赎与救赎他人的行为。为了救赎自己,他追求总统候选人办公室秘书贝西。追求失败后,又试图刺杀总统候选人以此来达到证明自己的目的。中间遇到雏妓爱丽丝,为了达到再次救赎的目的,反复劝说她“从良”,并给予现金支持。在刺杀总统候选人失败后,他愤而血洗妓院“拯救”了失足少女爱丽丝。而自己,也阴差阳错成为英雄。

影片经典场景

表面上看,崔维斯是一个具有“英雄主义”幻想的人。但仔细看完电影,你就会发现,崔维斯他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用电影里女主贝西的话来讲,就是半真半假,极其矛盾的综合体。他自以为是的英雄主义只不过是他用来宣泄内心不满的暴力行为,而他所谓的救赎也不过是自我毁灭。

他的矛盾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是在职业上。他是因为长期失眠,才选择去做深夜出租车司机。在他看来,夜晚的纽约街头,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垃圾”,让人不堪入目。但他却在出租车面试的时候,面对着出租车公司负责人的提问,却回答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也就是说他不介意去“脏乱差”的地方接客。一边厌恶,但一边又要往深夜的纽约街头晃荡,看形形色色的人在经历不同程度的堕落。这无疑是他矛盾的地方,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他自我毁灭的一个趋势。

崔维斯向贝西表白

另外就是在对待两个女主不同的态度上。关于女主贝西,影片在开头就有过描述,是“长得像天使”一样的女人。崔维斯对她一见钟情,但身处社会底层的他,是真的喜欢这个美丽不可方物的女人吗,实际并不然。他们两个人存在着社会阶级鸿沟,在崔维斯眼里,贝西是高高在上的上层人物。他追求贝西,不过是崔维斯希望把她从上层社会拉到下层社会,通过贝西的“堕落”来达到所谓自我救赎的目的。所以,他才会在约会时带贝西来看色情电影。

崔维斯劝说爱丽丝

但在他面对电影另外一位女主爱丽丝时,态度就发生了变化。爱丽丝是位雏妓,身处深渊而不自知,还以为是她跟老鸨的爱情牺牲。崔维斯看来,爱丽丝本应该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天使,但现在这个天使堕落了,所以他要“拯救”她。

为此,他苦口婆心地对爱丽丝进行鼓动和劝谏,建议她“从良”。前后对待两位女主态度的反差,就是他性格中最矛盾的地方。

除了矛盾,还有就是自我毁灭。当一个人长期处在压抑环境下的时候,若是不能改变周遭环境,也不能改变自己,那么出路就剩下了自我毁灭。崔维斯企图通过追求贝西来得到救赎,但最后因为文化素养差异还是失败了。失意的崔维斯把苗头对准了总统候选人,觉得是他才导致了自己被贝西拒绝,以为只有杀死了他才可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有意义。

影片中的“莫西干”头

电影中,崔维斯对总统候选人的刺杀很具有仪式感。他先是像做弥撒一样把鞋油摆在一起,然后又剃了一个在越战中表示突击的“莫西干”头(这个造型非常经典),还给爱丽丝留了一封类似遗书的信。从这些都可以看出崔维斯的自我毁灭倾向是由来已久,而这种行为也是有预谋并非冲动。

或许是因为初次刺杀缺乏经验,再加上造型过于突兀,崔维斯的刺杀还没开始就失败了。愤怒的崔维斯转而将枪口对准了爱丽丝的妓院,打着拯救雏妓的幌子,宣泄着他内心对刺杀行动失败的愤怒,以及对整个社会的不满。血洗妓院中,崔维斯有一个经典动作,就是举起沾满鲜血的手朝自己太阳穴做了一个开枪的手势,这一瞬间把崔维斯杀人后的快感以及自我毁灭的兴奋完全释放出来了。

电影的结局,也是相当迷惑人的。崔维斯通过血洗妓院这一自我毁灭的方式,灵魂仿佛得到了新生。他成为了众人眼中的“英雄”,对于这个社会他已经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他们中的一员。就连女神贝西也开始对他另眼相待,一切好像都朝着比较光明的地方发展。但真的是这样吗?

透过崔维斯空洞的眼神,你就知道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所谓的治愈只是一个假象,假象之下掩盖的则是一个难以控制的疯狂灵魂。

马丁·斯科塞斯通过这部电影,反应出了当时美国年轻人面对的精神困境。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各种文化侵袭而来,势必会对原有的主流文化造成严重的冲击。文化的混乱所带来的就是信仰的缺失,而这里面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年轻人。

精神上的虚无感,城市中的无归属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看似亲近但实则疏离的孤独感。他们不安于现状,极力通过做一些事情来证明自己。马丁·斯科塞斯借助崔维斯这个底层小人物的困境,映射了绝大多数年轻人的普遍心理。

这部电影,就其社会意义而言,无疑是深远的。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富家公子辛克利因为看了电影而疯狂爱上了饰演爱丽丝的女演员。从而做出了和影片中崔维斯一样的举动一一去刺杀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庆幸的是和电影一样,他的刺杀也没有成功。从侧面来讲,这也反应了马丁·斯科塞斯对时下年轻人普遍心理的敏锐洞察力,才会有这一出电影源于生活的“真实事件”。

《出租车司机》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却它自身的社会意义,还有就是导演运用出色的表现主义手法,通过绝妙的视听语言来表达人物内心发展,这是电影的一大亮点。另外就是配乐大师赫尔曼的杰出配乐,把人物的矛盾感更加凸显出来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部电影是赫尔曼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相关热词搜索:好莱坞 成名作 出租车司机

上一篇:5本糙汉文,强推《裴太太你已婚》,神秘男主机关算尽,开心追妻
下一篇:最后一页

泰安知名律师   电话:18053115917
手机:0531-80961678   微信:18053115917   QQ:709581498   邮箱:709581498@qq.com
网站地图 (XML地图 / 百度地图